1)第266章 那个小吊也是名人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点的祖上是鄫国的太子巫,他是其曾孙。

  鄫国曾经是一个诸侯国,后来衰落成为郑国的一个附庸国。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他来曲阜城一是为了探亲,二是为了求学。可公办学校费用太贵,他的家庭条件上不了。所以!给他选择了孔子的私学。

  上孔子的私学不仅仅是因为学费分期付款,更主要还是因为闵世恭。闵世恭曾经是公办学校的先生,教过很多学生,在鲁国还是很出名的。

  得到闵世恭的支持,孔子自然是把这件事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决定按照颜路的套路来问曾点。如果曾点愿意,就跟颜路一样的待遇。

  “我觉得那个小吊人还可以!可就是年龄太小了!”乐歌提议道。

  “谁?”孔子问道。

  现在是用人之际,所以!只要有人推荐,孔子都很重视。

  “就是那个叫伯牛的小娃!那一副娃娃脸,长得很可能的小娃!很聪明的!年龄不大,却认识好多字!”乐歌说道。

  “哦?你是说他啊?”孔子想起来了!

  “你们说的伯牛是谁?”闵世恭不知道是谁,好奇地问道。

  “就是那个看上去年龄不大,其实他已经十二岁了!他叫冉耕,字伯牛,鲁国陶人!”孔子说道。

  “陶人?”乐歌一惊!

  “你知道陶在什么地方?”闵世恭不屑地问道。

  “我当然知道陶在哪里?陶那个地方盛产陶器!是一个商贸很发达的城池!是不是?”乐歌答道。

  “嘿嘿!”闵世恭冷笑道。然后没有再继续!他没有想到:乐歌也知道陶邑?

  乐歌见闵世恭又鄙视他,心里很不痛快。

  陶这个地方他是没有去过,可他这不是?听老丈人费清说的?老丈人费清的不少货物都是从陶邑进来了。老丈人从沂邑把当地货物拉到陶邑去,再从陶邑把自己想要的货物拉回来。

  陶邑那里!不仅有本地商贾,还有来自大周各地的商贾。陶邑的经济产值,不亚于鲁国都城曲阜。反过来说!曲阜要不是鲁国都城的话,都没有陶邑经济发达。

  也正是陶邑太发达,后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伯牛的祖上是周文王姬昌第十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弟,封于冉。国都在陶,以国为氏,冉氏得姓始祖。

  伯牛的家境可以,所以从小得到良好的教育。他家也是开货栈的,只是!货栈没有乐歌的老丈人费清开的货栈大,只能说是个小卖部。可能是因为人缘好,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

  “人是很聪明!可他的个子太矮了!”闵世恭发表意见道。

  “他还没有开始发育,一旦发育了,就开始长高!”乐歌说道。

  “他再是发育,他将来个子都不高。”闵世恭反对道。

  孔子点了一下头,发表意见道:“可他现在的身高太矮了,当先生不合适。他是很聪明,能当先生,可也要等到他长高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