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9章 治标与治本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只是治标,而不是治本。

  结果!才说一个开头,就被孔子给岔开了。

  每次都是这样他每每想说一个话题、一个主题,结果!就被孔子给岔开了。而且!还因此而争辩。你要是没有一个主题大纲,还就被孔子给搅和着失去方向,找不回根本,回不到正题上面。

  也许?这就是思维模式的不同!

  老子的思维模式是从整体、根本上来把握,然后说明问题。而孔子!喜欢“就事论事”,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那么!问题来了!孔子的思维模式不能跳出话题,不能从整体、大纲上来把握。所以!他看到的问题,都只是表面的、浅显的。

  而老子!他喜欢从整体、大纲上来把握,追究来龙去脉。所以!他能看透问题。在细节上!他也一样能够很好地理解。

  而正确地思维模式,就是要从整体上来把握,然后细化。

  如果只有细化而不知根本,那么!你看待问题就是很浅显的。

  “先生请讲!”孔子点了点头,应道。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交流、交锋,他已经知道了自己又打岔了老子的话题。

  他也不知道这回老子又说什么内容?所以!很想听下去。

  “我只是想把我们之前说的所有话题,作一下总结。这样!你可能就能够从整体上来理解、把握。这样!对你是有好处的。我希望你以后不仅要细化问题、就事论事,也要从整体上来把握问题!”

  “谢谢!谢谢先生!”

  “我之前向你说的道、人类的来源等等,都是从整体上来讲的。我说人和万物一样,都只是一次生命的过程,是不是?”

  “是!”

  “人都是要死的,人类只是一个物种,也许早晚会跟其他物种一样,是要消失的。我这不是制造社会恐慌,而是说到根本上了!是从整体上来说的。

  而你!认为可能造成社会恐慌,还让我不要再说了,不然会受到惩罚。你这是从表面、浅显的角度来说的。你是从天子、君王、贵族的角度来说的,你是站在跟你一样认知的人的角度上来说的,而不是站在人、人类这个大角度上来说的!你听懂了没有?”

  “这个?”

  “我是从整体上、根本上来说人、说事、说人类的。而你!是站在社会、现实的角度上就事论事的!你想想?是不是?”

  “这个?”

  “我看待问题,喜欢从根本上、追根溯源来寻找问题的根本。而你!沉溺于就事论事!你发现没有?我每每从整体的角度来大纲式说事的时候,你都把我说的事情细化掉,然后跟我辨论!你想想?是不是?”

  “这个?”

  “我说人类是一个物种,人是要死的、人类这个物种也可能要消失的。而你!马上把它与现实联系起来,说这样会造成社会的恐慌!是不是?”

  “这个?”

  “你一定要想明白你是站在就事论事的角度上,来细化事物的。而我!是站在整体高度上来大纲化说事的!”

  “这个?可是?”孔子又找到了“就事论事”的理由、话题,又准备打断老子的话。

  “你说!我听着!你说的内容,就是我以下要向你解释的内容!你先说!我释疑!然后你就明白了!”

  “谢谢!谢谢先生!”

  在老子面前,孔子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思维模式上面的缺陷。

  是啊!我好像还真的喜欢就事论事,喜欢细化问题,而没有从整体上来把握问题。

  我看到的只是社会现象,而老子他老人家看到的好像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社会现象的起因、根源。只有找到起因,才能根治社会现象、社会问题。

  。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