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7章 曾参谈为政篇3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迟疑了一下说道:“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患担忧。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父母生病了就象自己生病一样。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嗯!好!”乐歌应道:“孔子向他们父子二人讲的,都是家庭之孝。是要他们父子二人在为政的过程中,一定要推行的基本孝道!是吧!”

  “是!乐伯伯!”

  “那么?还有呢?”

  曾参只得继续往下面读:“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乐歌问道。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父母能够得到子女赡养罢了。这哪里是孝呢?犬马不也得到了人的饲养吗?如果这也算孝的话,那就是对父母的大不敬了。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么?你先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言偃,公元前506--公元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春秋时吴地常熟人。孔门72贤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为孔子所称赞。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

  “先生说: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不同,不要以为父母有吃有用就够了,还要尊敬父母、尊重他们!要把他们当人看!父母长辈是人,而非畜生。”

  “好!说得好!”乐歌叫好道。

  “子夏问孝”曾参继续往下读:“先生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你先生是什么意思啊?不要文绉绉地!说大白话!”乐歌问道。

  “先生说!”曾参翻译道:“最不容易掩饰的是一个人的脸色、面部表情。脸色、面部表情的变化,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反映。孝,不仅仅是有了事情的时候,才替父母、尊长们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很多人以为这样做了就算是孝了!难道?这样做也算是孝?”

  “那?什么是孝呢?”

  “先生说!内心里面有孝心,才是真正地孝!”曾参回答道。

  “好!”

  “乐伯伯!”曾参往下看了看,说道:“关于孝的内容,我就先编排这些了!您看呢?”

  “后面还有内容么?‘为政篇’?”乐歌问。

  “还有!”曾参应道。

  “后面还有其他什么内容?”

  “我伯伯!”曾参应道:“您看?就关于孝的内容,这些够不够?”

  乐歌想了想,点头道:“嗯!差不多够了!好!你先生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规定来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谢谢乐伯伯!那!我就这么定稿了?”

  “嗯!”乐歌又点了点头。

  “接下来!乐伯伯!我编排的是学!”

  “学?”

  “不是‘学而篇’的学,而是!学习、推广、推行,为政之要的学。为政者!当懂人!当知道如何推广、推行律法……”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