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9章 曾参谈为政篇5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子张是谁啊?”

  “子张?”曾参应道:“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是先生的学生。”

  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卒年不详?),复姓颛孙、名师,字子张。春秋末年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子张为人勇武,清流不媚俗而被孔子评为“性情偏激”,但广交朋友。主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

  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宛丘侯”。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封“颖川侯”。南宋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进封“陈国公”,升十哲位。不久又称“陈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先贤颛孙子”。

  “终于说到‘为政’上面来了!好!”乐歌叫好道。

  “是!乐伯伯!终于又回归到‘为政篇’主题上面来了!”

  “说!”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什么意思?”

  曾参应道:“鲁哀公问:怎样做才能使百姓相信、信服呢?先生回答说:应该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纠正那些错误的行政行为,人民就会心悦诚服于君王的政令;如果君王不纠正那些错误的行政行为,任用那些邪恶不正的人,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的话,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好!继续说!”

  “是!乐伯伯!”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此话何解?”乐歌问。

  “先生说!”曾参应道:“这段话很长的,得一段一段说。”

  “说!”

  曾参只得说道:“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当政者该怎样去引导呢?先生说: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给他们一个好印象,他们就会尊敬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给百姓树立一个好榜样,他们就会尽忠于你;宣扬高尚的事迹,去教化、感化丑恶行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哦?”

  “有人对先生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先生回答说:《尚书》上说:最好的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孝推广开来,也就相当于从政了,还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你先生认为:他在推行孝道,也相当于在从政、施政?”

  “是!先生说:相当于从事政事!”

  “哦?”乐歌应道:“继续往下说!”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