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0章 不耻下问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唯恐有闻。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释道:“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后,有急不可待的心情想去实践一下。但他还是没有立即去实践,惟恐又没有听到更多新的道理。”

  “呵呵呵!你们都笑子路笨么?还是说子路的好学精神?”乐歌笑道。

  “没有!乐伯伯!我没有贬低子路的意思!这是事实!子路很好学,自从跟随先生后,他就一直在努力地改变自己!这是事实!”

  “子路是猎户出生,脾气暴躁,有股野性。自从跟随孔子后,他也想做一个懂事的文化人!所以!他比别人都努力!”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我听我爹他们说过:以前在学堂里,我爹是学霸。可自从子路来了之后,他就是学霸了,把我爹给压下去了!”

  “哈哈哈!”乐歌听了,大笑。

  曾参继续往下读《论语》: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答道:“子贡问道:为什么会给卫国大夫孔圉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孔圉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文’。称他为孔文子!”

  “哦?”乐歌应道。然后问道:“自从‘朽木不可雕’之后,你编排的这些,都是在讲学习!是不是?”

  “然!乐伯伯!”曾参应道。

  “好!”

  “谢谢乐伯伯!”

  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

  孔子提倡“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释道:“先生是这样评论子产的,说:子产有君子的四种道德:一、他行为庄重,给人的第一印象好;二、他事奉君主恭敬,懂得君臣之道,不卑不亢,忠诚于君主;三、他养护百姓,对人有恩惠。民安才能国泰;四、他管理百姓事务有法度,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好!”乐歌应道。

  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为郑国的国相。

  子产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乐伯伯!我这么编排可以么?”曾参问道。

  “嗯!”乐歌点了一下头。

  曾参又道:“先生讲的不仅是君子之道,也就是为政之道。我们先学做人、做事,再学习‘为政之道’。乐伯伯!我这么编排,可以么?”

  “嗯!好!很好!继续往下念!”乐歌兴奋地挥舞了一下手臂。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乐伯伯没有提出异议,说明之前的内容算是过了。所以!曾参也很高兴。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解释道:“先生说:晏婴善于与人交朋友,相识得越久,别人会越尊敬他。”

  “呵呵呵!”乐歌笑道:“你这从为政之道编排到交友之道了?”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我之前已经说了不是?这篇内容不仅仅是先生评价学生、别人,也是在教我们做人、处事、交友等等!”

  “好!”乐歌赞道。

  晏平仲:齐国的大夫,名婴。《史记》卷六十二有他的传。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