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6章 讲的是仁爱之心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孔子主张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所以!乐歌认为从这里开始,才是曾参编排这些内容的目的。也就是说:这才是《论语》“雍也篇”所要表达的意思。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什么意思?”乐歌问道。

  曾参应道:“先生在鲁国做官的时候,他的学生原思给他家做总管。先生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先生说:不要推辞。我是按照俸禄的规定给的,不要拒绝!如果你认为你富余,就给你的乡亲们吧!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呵呵呵!”乐歌笑道:“来了吧!这才是你要表达的内容、意思!你这篇‘雍也篇’是不是讲的就是这个?”

  “乐伯伯?”曾参应了一声。没有承认,但也没有否认。

  “原思是谁?”

  “原思:姓原名宪,字子思。鲁国人,先生的学生。先生在鲁国做官的时候,原思曾做过先生手下的总管。”

  “哦?”

  孔子提倡周济贫困者,表露出孔子人格的一面。他不占别人的便宜,按照规定给别人应得的工资报酬。并指引学生如何处理自己的钱物,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道:“先生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你好比是耕牛产下的那牛犊,是一头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正符合做祭祀用的牛犊。人们虽然不想用它来做祭品,可是,能用什么来代替它呢?所祭祀的神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而用别的祭品来代替吗?”

  “什么意思?”

  “先生认为仲弓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他的身份、地位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哦?”乐歌神色变了一下,说道:“你先生又在吹捧自己的学生!”

  “乐伯伯!”曾参不满地应了一声。

  “不过?”乐歌抬头看了看曾参,说道:“这篇里面,关于冉雍的很多啊!是不是在暗示:做官当如冉雍呢?还是?”

  “乐伯伯!”

  “好了!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什么意思?”

  曾参回答道:“先生说:颜回这个人,他可以做到长时间内不违背仁德,因为!他有一颗仁爱之心。其余的学生就做不到,只能做到在短时间内不违背仁德而已。”

  “呵呵!”乐歌笑道:“我明白了!你如此编排的目的就是:仁爱之心!你这一篇的目的就是为了讲仁爱之心?是不是?”

  “乐伯伯!”曾参应和了一声,没有具体应答内容。

  “往下读!”乾坤听书网

  “先生讲:仁德之心是根本!只有有一颗仁德之心,才能不违背仁!”

  “嗯!好!”

  季康子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