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28章 文质彬彬才是君子形象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什么意思啊?”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道:“先生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能够走出去呢?谁说没有礼制的约束、规定,人们会懂得礼呢?不去推广礼制,宣扬仁德,怎么能够挽救这‘礼崩乐坏’的局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宣扬的德治、礼制,没有人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地感叹!”

  “为什么把先生的感叹放在这里?”乐歌问。

  “这个?”曾参道:“为了行文的需要,为了提醒世人!”

  “哦?”乐歌应了一声,说道:“继续往下感叹!感叹吧!感叹有毛用?”

  “乐伯伯!”曾参应了一声,继续往下读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质朴多于文采,就会给人有粗俗的感觉。文采多于质朴,就会给人虚伪的感觉。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文质彬彬,才是君子的形象。”

  “嗯!好!”乐歌应道:“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好!”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什么意思?”

  曾参应道:“先生说:做人的根本是正直,正直的人敢于面对虚伪、奸诈。只有正直的人才能保持社会的公正、合理。不正直的人即便现在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一时侥幸地避免了灾祸而已。”

  “好!”乐歌应道:“说到点子上了!”

  “是!乐伯伯!”

  “不过!也有怨恨的成分在内吧?”

  “这个?”

  “只有正直的人才能保持社会的公正、合理。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下来,甚至活得更好。但是!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正直是做人的根本!是维护社会公正、合理的主要力量!是保证‘人人都向往的那种公正的生活’的力量源泉!”

  “是!乐伯伯!”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已经知道什么的人,不如那些想知道什么的人;想知道什么的人,又不如那些以知道为乐趣的人。”

  “什么意思?有些绕口啊?”

  “是!乐伯伯!”曾参解释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先生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

  “哦?”乐歌点头应道。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具有中等以上才智的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