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2章 原则不能丢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哦?”乐歌应道。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应道:“先生说:富贵生活人人向往,我们也可以去追求它。只要薪俸高,即使是干给人执鞭、驾马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如果富贵来的不合于道义,那我就不去追求。那我还是按我的兴趣爱好去做我喜欢做的事。”懒人听书

  “你先生在讲原则、尺度!是吧?”乐歌问道。

  “是!”曾参应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要合乎于道义,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论贫贱。这是原则问题。”

  “嗯!好!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之所慎:齐、战、疾。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对待这些事都特别地谨慎小心:斋戒、战争和疾病。”

  “哦?”

  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斋戒属于礼方面的,所以先生小心谨慎对待。战争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避免的灾难,所以!必须慎重对待。疾病给人以痛苦,也给家属带来不便和痛苦。所以!先生对待这个方面是很谨慎的。”

  “嗯!”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在齐国听了早已失传的古乐《韶》,有很长时间都沉溺在音乐之中,忘了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韶有那么好听么?”乐歌问道。

  “这?”

  “歌功颂德、歌舞升平而已!有那么好听么?”

  “这个?”曾参解释道:“先生对音乐很有研究,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都忘了品尝肉的味道,品尝不出肉的滋味,沉溺在《韶》乐的韵律当中。”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去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哦!我去问老师。于是,子贡就进去问先生:伯夷、叔齐是什么人呢?先生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饿死在首阳山,他们有怨吗?报怨、怨恨别人给了他这个结果吗?先生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还有什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什么意思?乐某人愚笨,没有听懂?”乐歌问道。

  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曾参看了看乐歌,进一步解释道:“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先生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所以!他是不会去帮卫君的!”

  “哦?”乐歌应和道。

  “凡是违反周礼的事,先生都是反对的!这是原则、立场、尺度!乐伯伯!”

  “嗯!很好!”乐歌赞叹道。

  “谢谢!”

  “继续往下念!”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