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36章 何谓历史时刻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有这样一种人,他不懂却装作懂,不知道却装作知道,并从事着。我不是这样的人。我喜欢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去认识鉴别。可能是我的智力低下吧!只有用这种最笨的方法去学习了。”

  “呵呵!你先生这回谦虚了!”乐歌笑道。

  曾参应道:“这里讲的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先生教导我们: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去凭空创造、瞎搞搞的做法。”

  “好!继续往下读!”乐歌点头道。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互乡(地名)那个地方的人固步自封,很难与他们交流沟通。但是,有一个互乡的孩童却要求见先生,愿意拜师学艺。先生的学生都感到迷惑不解,不敢相信。先生知道后,说:收下他吧!虽然他年龄小,但是!他代表的是互乡啊!我认为这是互乡人的一次进步!不收下他的话,那就是等于在让互乡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收下他吧!就像一个人一样,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要肯定他,他现在已经没有错误了,不要死抓住他过去的错误不放。”

  “嗯!这种做法是对的!”乐歌点头道:“有历史意义,这事做的!历史的开端、历史的进步!历史时刻!”

  “谢谢!”曾参见乐歌少有这样赞叹先生,心里特别地感激。

  “从一个侧面体现出你先生‘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这都是很好的品德,有历史价值!值得我乐歌夸赞!”

  “谢谢!”曾参再次感谢道。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什么意思?”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难道仁德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们心里有仁爱之心,为人处世处处有仁,仁就来了。”

  “嗯!”乐歌点了点头。

  曾参进一步解读道:“先生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在于心里有仁,并落实到实处!为仁全靠自身的努力实践,而不是天生而来。”

  “好!继续往下读!”乐歌应道。

  “是!乐伯伯!”曾参答应道。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陈司败问:鲁国的君主昭公懂得礼吗?先生不知道陈司败的用意,随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