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64章 曾参谈表里如一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曾参应道:“这是我对先生学说思想的补充!”

  “呵呵呵!好!继续!继续!”乐歌挥手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什么意思?”乐歌不解问道。

  曾参解读道:“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先生怎么办。先生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的话,即使奖励别人去偷窃,别人也不会去偷盗。”

  “呵呵呵!”乐歌笑着应和道。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先生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去感染百姓,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好!继续往下读!”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解读一下!”乐歌点头道。

  “是!乐伯伯!”曾参解读道:“季康子问先生如何治理政事,问:将天下无道的人杀掉,成全天下有道的人,怎么样?先生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去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您去行善。执政者的品德好比是风,下面的人的品德好比是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向一边。”

  “哦?这个比喻很不错!很到位啊!”乐歌笑道。

  “谢谢乐伯伯!谢谢!”曾参感激地谢道。

  “呵呵呵!”

  曾参进一步解释道:“先生反对杀人,主张‘德政’。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的影响力很重要!带头模范作用很重要!”

  “好!”乐歌称赞道。

  “谢谢乐伯伯!谢谢!”

  “继续!继续往下念!”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解读一下!”乐歌道。

  曾参解读道:“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先生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先生说:那只是虚假的名声,只是传闻,不知道是不是名副其实。所以!那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察看别人的脸色,能看清别人真实用意,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违背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还不觉得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还是在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属于他的名声。”

  “解读得很好!是!不能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要名副其实!”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先生要求: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

  “好!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