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6章 子路问成人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生认为:完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可先生觉得这个要求太高了,一般人做不到。这样的要求可能给人以误导,让人认为是‘人无完人’。所以,先生把要求降低了。只要做到这些,一样是完人。这就是: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敢于面对,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算是一位完美的人了。”

  “也就是说!你先生不想用太高的要求来要求别人做到完人。而是!一步一步来,从最基础做起。是不是?”

  “然!乐伯伯!”曾参满意地点点头。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释道:“先生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是真的吗?有人说公叔文子他不说、不笑、不贪图钱财?他是这样地人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啊。先生并不是这样地!不是不说!而是!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不是不笑!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不是不贪图钱财,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先生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有些费解!详细解读一下!”乐歌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

  “哦?”

  “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谥号文。”

  “哦?”

  “先生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先义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因此!先生认为:这才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哦?”乐歌点头道。

  说真的!从这一篇开始,乐歌觉得有些吃力,在理解上面。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逃离鲁国,后来回到防邑,向鲁君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自己本人离开防邑。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什么意思?”乐歌又不解地问道。

  曾参进一步解读道:“先生认为:臧武仲以自己的封地为据点,想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犯下了不忠的大罪。”

  “啊!问题大了!”乐歌夸张地应道。

  “是!乐伯伯!”

  “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什么意思?”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这是对两人的评价,对齐桓公的评价很高啊!”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著名的霸主之一。齐桓公:姓姜名小白,著名的霸主之一。晋文公称霸后反过来召见周天子,而不是天下召见臣子。这把周天子当成什么了?所以!这对孔子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先生说晋文公诡诈。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先生认为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他对晋文公、齐桓公作出如此评价。”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