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82章 知其不可而为之_孔门学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先生是为了人类。可他的方法做了!道家也一样是为了人类、为了自己,可你先生不认可。看起来你先生的方法好像是对的,而且还很超前、高尚、伟大。可他的方法太理想化了,没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说白了!是脱离实际!没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唉!不说了!我们就这个问题,已经争辩了无数回吧?是不是?今天不争了!继续往下读!”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问。

  曾参解读道:“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先生,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子路的麻烦大了。不过!以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先生说:道能不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公伯寮是谁?他告发子路?他不怕子路把他杀了?以子路的脾气,他怕谁了?他连你的先生孔子都不怕!他怕谁?”乐歌道。

  孔子的那些学生,乐歌对子路是最了解的。因为!子路是他的好友的儿子,也是他介绍来孔子私学读书的。还有!子路最信服他。

  曾参回答道:“公伯寮:姓公伯名寮,字子周。先生的学生,曾任季氏的家臣。”

  “哦?”乐歌又问:“子服景伯呢?我也不知道他啊?”

  曾参回答道:“子服景伯:鲁国大夫,姓子服名伯,景是他的谥号。”

  “哦?”乐歌点点头。

  孔子的天、天命,并不是迷信中的天或者命!而是一种人为无法抗拒的力量!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结果!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什么意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

  曾参解读道:“先生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先生又说:这样做的有七个人了。他们就是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这应该是你先生晚年说的话吧?你先生在他得志的时候,是不会有这个认识高度的!”乐歌道。

  “这个?”曾参支吾了起来。

  “不能接受么?还是不想被人揭了你先生的短处?是不是?”乐歌笑道。

  “这个?”

  “我听说!你先生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就遇见隐居的道家隐士。结果!你先生还骂人家呢!是不是?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当时还没有明白人生!”

  “这个?”

  “不说了!不说你不高兴、不敢面对的事!继续往下面读文吧!”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什么意思?解读一下!”乐歌伸手示意道。

  “是!乐伯伯!”曾参应道。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