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7章 县学大比_科举之以学为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科六人比试。

  笔墨算盘已经备好,卷子要每科单独发。

  接下来男学生们三人三人的入座,最后一共到了32人,还有三人大概是被检查出什么失去了资格。

  周捕头在知县耳边说了几句后,知县大人开始领导讲话。

  好歹也是同进士出身,稿子写的还挺有水平,最近写策论写到条件反射的典林开始忍不住琢磨。

  内容大概就是赛出风采赛出水平,重在交流学习,为了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比赛场次现场抽取,题目三份中抽取一个,都是他这个呕心沥血的父母官亲自出的题,绝不可能漏题之类的。

  典林默然,这下策论没跑了,知县能费那个力气给你一道一道的出帖经墨义?

  此时知县已经开始抽签:“第一场,经义!”

  主簿开口:“请经义学子入座。”

  六个座位分的很开,前后左右都是人,没什么占优势的好位置。

  典林就近坐在第一排,抬头就是知县。

  知县对她还有印象,在典二老太爷寿宴上的一面之缘。后来听说自己治下出了个能解大长公主银龟题的天才少年,就是那个求名的典林时还忍不住惊讶。

  这个典林,可是他的政绩啊!因此知县对典林印象很好,还给了一个鼓励的笑容。

  入座后先生们发现,竟然只有思清和敏行的学子,敬明县学竟然无人。

  这就尴尬了,两个一起藏小纸条被抓,敬明的先生脸色是铁青一片。

  且不说作弊这事儿的性质,就是不考帖经墨义,你这个弊做的它有什么意义?

  太蠢了!

  见学子入座完毕,知县接着抽试题。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众人一愣,这题?

  不是难,反而是最开始学论语的人第一天就学这个。

  第一反应是,太熟了,开心!然后提笔就……

  太熟了,该怎么写?

  典林落笔写下标题,一手漂亮的阮体,连吴夫人都夸过她已有小成。

  有朋自远方来……典林想起了王稷,甚至想起了让她不那么愉悦的阮沛。那天开门惊艳到她的两个少年人,可以说改变了她人生很多事。

  这四十日的相处,开心的,生气的,失落的,温暖的……点点滴滴在典林脑中浮现。

  他们展现的世家公子的学识风度,他们描述的海阔天空,王稷教给她的学习方法,教授她为人处世的道理,从最初的彼此偏见到后来成为朋友……有太多太多。

  这便是王师兄教我的先行才能知吧!

  典林挂着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笑意,毫不迟疑的下笔。

  “说以学而深,即可决其朋只有矣。……”

  一气呵成。

  于童生看着题目,想了想,还是按照句式规格写文吧,他这几日专门找了知县和县学众位先生的文章。

  绝大部分都写的十分规整。

  他如今二十二岁,十九岁中童生,练习制艺三年,写出一篇优秀的考场文章不是难事。

  至于那个典林,九岁就算再天才能怎么样?她学策论能多久?写过几篇文章?说不定根本连策论都不会写还指望着这次能考帖经呢。

  记性好从不是读书的全部。连文章都不会写的也配叫读书人?

  于童生想到这里,势在必得一笑,先在一张纸上写,再抄录到卷子上。

  “席岭,这场思清可有胜算?”知县轻声询问吴山长。

  “张大人,愚下以为考场无定事。”吴山长打着太极。

  知县笑笑:“这个典林不过九岁,能写文章吗?”

  “大人放心,典林学制艺已有一月。”

  知县有些吃惊:“一个月?”

  一个月能学什么?这典林的名声可不能有失,莫说她之前的名声已经打出去了,他都打算往考核里报政绩了,若是在他这里得个差,打脸的是他自己。何况前几日那典二老太爷也找他通融过,不求能拿什么好名次,只要让他在大比上意思意思夸个几句就好。

  可若真是写的狗屁不是,他要怎么放彩虹屁?这话夸出去了,卷子往外面一传,他可丢不起这个脸啊!

  就在这时,典林举手,示意交卷。

  。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