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轧钢厂往事下_四合院之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岳佩麟点头道:“他们支援红冶钢厂时,红冶钢厂初创,对这些工程师、高级工宝贝的很,评个文明班组,发个搪瓷杯那都是小意思。”

  “不过,时间一长,红冶钢厂也发现了这帮人思想不对劲。”

  “这帮人在第三轧钢厂只所以能掀起风浪,是因为厂里有很多普通工人,和他们有一些师徒、老工友之类的裙带关系,能被他们鼓动。”

  “但红冶厂的工人,都是从唱平招的先进贫农,他们那些拉拢的小手段没什么用。”

  “红冶厂发现了这些情况后,有意改造他们的思想。试图帮助他们走出私人小团体的桎梏,拥抱G命的大集体。”

  “这帮人抗拒红冶厂的安排,想调回第三轧钢厂。”

  “厂领导当然不想接收。后来廖世瑜他们,请出了轧钢厂那几个股东说情。”

  “第三轧钢厂重组时,有几个通过审查,保留股本的股东,公私合营前经营过轧钢厂,在轧钢厂保留了不小的影响力。公私合营后,他们虽然不再参与管理,但影响力并没有立刻消失。”

  “大股东主要有两个,原长隆锻造厂的汪季筠,和原恒昌轧钢厂的连登峰。剩余还有若干小股东,但影响较小。”

  “廖世瑜最早是恒昌轧钢厂的工程师,40年恒昌被合并入鼎泰后,才加入的鼎泰。因同出一门的缘故,廖世瑜在原恒昌系,无论是股东还是技术员和工人中,影响力都很大。”

  “他身边聚拢的那个团体,也有不少原长隆锻造厂出身的技术员和高级工。他们相互串联,把原恒昌和长隆的私资股东都请了出来,去厂里说情。还发动一批工人代表去厂委办、厂务办请愿。”

  “厂领导被闹的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把他们调回来。”

  吕俊鹏皱眉:“就只能任凭这帮人作妖?”

  岳佩麟冷笑道:“他们要只是作这种妖,厂里还真能包容,你都猜不到他们多能作。”

  “就拿易中海说吧。易中海也是恒昌轧钢厂出身的老工人,和廖世瑜是老熟人,属于向廖世瑜靠拢的高级工之一。”

  “57年初,易中海首次定级,就是七级钳工。随后参与了两次高级工评测,始终没有升到八级。”

  ☆☆☆

  工资改革是56年中旬决定向全国推广,但是56年下半年一直在搞行政岗等岗位的具体调整。对厂企工人的分级定级,是56年底确认,57年全面铺开的。

  ☆☆☆

  “直到58年冬,屈工、霍工、虞工都有重要保密任务,无暇主持高级工升级评测,廖世瑜在评测团中地位上升,易中海才成功评测八级钳工。”

  “就因为这个,易中海对廖世瑜感恩戴德,言听计从。”

  “易中海这种人不是孤例。廖世瑜这帮人,连在部委指定地点的高级工评测考核,都能偶尔影响到。在厂里组织的中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