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八章车间二三事下_四合院之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意外。”

  “我看贾东旭调入我们车间后,确实日益消瘦,因此--”

  石宝常不以为然的摆摆手,打断老袁的辩解,嗤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厂里让他去上刀山下火海了!”

  “各个重体力工段都有完善的安全制度,只要老老实实遵循制度做事,就能妥善消除风险。”

  “至于瘦,这年头瘦的人多了。咱精加工工段四十多个车间,每轮支援出动工友接近一百人,哪轮没有比贾东旭瘦的?”

  “一样的身板,别人能干,贾东旭为啥不能干?他贾东旭又不是纸糊的,扛个工件箱能压扁还是怎么着?”石宝常一通批判气势如虹,震慑的老袁懦懦点头,再不敢辩解。

  批完这通,石宝常心口气顺了许多,挥手道:“行了,你去找到那个贾东旭,让他吃完饭就去成品仓库,帮运输队装车。”

  “其它人今天早上就过去了,他中午吃完饭过去,等于比别人少干了半天,便宜他了。”

  “那易中海如果有怪话,让他找我说。如果连我也不服,就让他去咱生产二处的办公院里找汪处长。”

  老袁听他提到汪传华,心里一凛,更不敢怠慢,转身走进车间。

  这会刚过十二点半,许多工人正在车间里吃饭(很多工人不喜欢在餐厅里吃饭,餐厅陌生人多且吵闹。很多人打完饭后,喜欢和关系好的工友一起,找个清静的地方慢慢吃。)

  贾东旭刚就着白菜炖粉条吃完两个棒子面馒头,一边喝着菜汤一边和工友吹牛。

  和早晚在家窝窝头就咸菜相比,午饭的二合面馒头就菜,口感和营养都高了一档,吃得贾东旭心满意足。

  贾家因户籍问题,全家就贾东旭一个人有定量。36斤的定量,3成细粮7成粗粮。细粮票按1兑3的比例,全部找人兑成粗粮票,每个月也只能挤出60多斤粗粮票据。

  贾家三个成年人,两个幼儿,60多斤粗粮根本不够吃。有肉有蛋有油的时代,每人每天还需要1斤/500g主食。无肉无油,对主食的需求就更大了,五个人每天4-5斤粮,只能吃个半饱。

  贾家哪怕每天只吃4斤粮食,每月也需要120斤。贾东旭把定量全兑成粗粮,也只够吃半个月。

  贾家口粮上的缺口,除了至厚恩师易中海每月补贴个十几二十斤,其余的都要贾东旭自己去黑市捞摸。

  贾东旭刚转成钳工,未通过一级钳工考核时,每月只能领27块5的工资,贾家的日子过的简直水深火热。

  不过,随着贾东旭通过一级钳工考核,月工资升到32块5,贾家的日子就缓和了不少。等贾东旭通过二级钳工考核,月工资升到38块6时,贾家便彻底缓过了劲,过的俭省点,每月还能挤出三块五块积蓄。

  贾东旭舔干净铝壳饭盒,听着身侧狐朋狗友的吹捧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