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8章 给一个大教训_大明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获利都是丰厚。

  在这样的局面下,清江浦很多豪商心里却在暗自惶恐,清江浦能如此兴盛,能成为天下间的财货枢纽,大家能有今日的身家,靠得就是这运河,可现在对运河的倚靠越来越少,漕运开始转向海运,那大家的将来在何处?

  对此等心态,周学智所在的贸易厅了解的很清楚,这种心态就是清江浦和扬州豪商屡次参与敌对徐州赵家军的重要原因,贸易厅没有什么威逼利诱,只是讲述道理,海运能替代的不过是清江浦去往京师的运输,可通过徐州向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甚至北直隶南部的各条商路却不是海运能替代的。

  已经成为区域核心的徐州那边,需要清江浦汇集的大批货物,徐州和清江浦之间最方便的交通还是运河水运,等到运盐河修通,清江浦依旧是天下的财货中心,到时这清江浦就是连接徐州、海州港以及江南各处的枢纽之地。

  无论大家信或不信,目前清江浦这边的生意还算是兴盛,粮食或者就地发卖,或者用漕船运送北上,然后一船船的货物自清江浦出发,运送到海州港和蛤蜊港,然后换成银子回来,货物被海商们运走,清江浦的商人们总觉得自家天下无双,这次却知道天外有天,海商们的购买力好似无穷无尽,多少货物运过去他们也能吃下,到这个时候,那些眼光只在运河上的漕运豪商们才意识到市场不仅仅是大明天下。

  徐州集市上那边的销售铺货同样兴旺,牛车、马车还有骆驼组成的商队从山西和陕西渡过黄河而来,然后满载而归,这些货物不仅是卖到山西和陕西,还要去往塞外草原,还要去往西域各处。

  谁都知道要打大仗了,可生意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因为徐州兵马的军需暴增,让大家结结实实的发了一笔财,相比于这个,大明朝廷则是征发征用为主,势力通天的豪商固然能在兵部和户部拿到大笔银子,可没有背景靠山的就要吃大亏了,眼下居然有北直隶的商人逃进徐州

  当然,江南那边的商人们一边生意照做,一边鼓动着京师的党人们对徐州作战,与其在徐州强豪的地盘内发财,还不如把这个地盘拿过来,或者交给自家人掌控,这样就没必要缴纳那么多费用,还可以坐地收钱,贸易厅对这些人的态度也很平和,只要你按照规矩来做生意,那绝不会拦着你发财赚钱,反正这些豪商赚的再多,也没有一文钱贴补到朝廷和官军身上。

  伴随着商业贸易兴盛,徐州的各个工场也在扩建招工,连轴转的进行生产,归德府和临近开封府的很多田地,无论对徐州敌视与否,都开始种植棉花,徐州那边提供棉种提供人员指点耕种,甚至还特意下了定金,怎么算都比种粮要合算很多,大批来自河南的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