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来自徐州卫的新人_大明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时候有这个说法,赵进先是一愣,随即笑了,抬高声音说道:“就是这边。”

  那少年姓董,名冰峰,他也拿着自己的武器,居然也是一根杆棒,六尺长短。

  今天货场上才二十多个少年,现在时间也不早了,赵进和董冰峰说明天这个时候再来。

  董冰峰虽然很失望,不过也没说什么,上马就要离开,但跟着他来的两个亲兵看到赵进后却彼此交谈几句,一个人下马过来笑着问道:“你可姓赵?”

  赵进点头后,那亲兵又问道:“你爹是百户赵振堂吧?”

  城内的人都叫赵大爷,赵老爷,知道赵振堂是在做衙门的捕快和刽子手,还是第一次有人提“百户”这个身份,赵进点头承认。

  “原来是赵大的崽子。”那亲兵笑着说了句,上前摸摸赵进的脑袋,上马护着董冰峰离开。

  或许是熟人,赵进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晚饭时候才想起来这件事。

  “那小子是不是长得像色目人,鼻子高.。。”赵进这边一说,赵振堂立刻发问,很准确的描述了董冰峰的相貌。

  看到赵进点头,赵振堂嗤笑一声,神情明显带着不屑,却对何翠花说道:“董大户老老实实做地主就是,还练什么武,假模假式。”

  赵进没想到自己这见闻给大人们开了话头,父母和叔父聊了起来,说的都是回忆和旧事。

  原来董冰峰的父亲董吉科是徐州卫的千户,徐州卫五个千户,也算是个人物了,不过赵振堂是在另一个千户的下辖,彼此没什么关系。

  董吉科之所以被称为董大户,是因为和徐州卫其他军户相比,这位军将格外懂得经营,在不被水淹的高地位置有两个庄子,又开了油坊、磨坊,还在山东那边有个铺子,生意不小。

  徐州卫指挥和其他千户也就是在地租上做做文章,而且徐州卫的田地贫瘠,就算拼命克扣也榨不出太多,相比之下,董吉科算是最富的了。

  人富遭妒,可卫所千户的位置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的,就算妒恨也没办法,但卫指挥使和千户这一层级的武将经常会抽调出去打仗,都要养着亲兵家丁备用。

  亲兵家丁每日训练,足粮足饷,兵甲精良,而且只能在战场上用,平时不能用来赚钱,花费太大,董吉科一个人只养了五个,不过既然他有钱,指挥使就让他帮着养了十五个。

  这样的摊派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过董吉科倒是有点本事,隶属于指挥的亲兵他给养着,虽说开战的时候会跟随指挥使上阵,但平时则只听他一个人的号令了。

  即便这样,董吉科也不甘心的很,常跟别人说,我不能白花银子给别人养兵,我自己也要用上,他两儿一女,大儿子跟着学做生意,女儿早就许配了人家,小儿子董冰峰就被督促着学武。

  “学武就学武,让他养的那些亲兵教就挺好,偏说那不是名师,花钱请了几个江湖把式来教,这能学出什么来。”

  赵振堂满脸不屑的说道,赵进也听得无话可说,卫所里的各级军官,平时管理下辖军户,收租交税,战时则被抽调到军队中担任军将,可这样的人物,居然对军事和武技相关一窍不通,反倒精于做生意,大明这也太平太过了。

  想到这里,赵进又看了下身边的叔父赵振兴,自己父亲和叔叔也都是军户出身,他们两个就很强,自己叔叔应该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厮杀过。

  这时候赵振兴开口说道:“小进不要轻敌,那董冰峰从小吃的好,身体底子打的牢靠,虽说学的是江湖把式,但他父亲笼络那些亲兵笼络的好,可能也会教真本事。”

  赵进慎重的点点头,其实看到对方同样拿着杆棒,他也有点头疼,都用长兵器,如果对方学的也是沙场战技,自己还真没什么胜算,而且自己半路出家,比不得别人从小练的。

  看赵进小孩露出大人表情,赵振兴笑着又说道:“差不了太多,你也别害怕。”

  特别白说

  老白的微信公众号,请在微信订阅号上搜索:zhentebiebai,特别白书友群60754057,欢迎大家和老白互动,推荐、收藏、打赏、砸过来吧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