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六十八章 我有个法子_大明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耽误了,招安之事自然不成,少不得还要再打起来。

  从到来到现在,双方也没有客气说过几句话,不过崔文升也有了准确的判断,那就是徐州赵进这些人也是想要招安,不想继续大打下去了,他这么讲,一重意思是为了书法心中苦闷,另一重意思则是点醒对方,现在即便招安和议谈成,后果也可能崩坏不可收拾,想要谈成,也要想想办法。

  说完这个,崔文升又是叹了口气,觉得自己问道于盲,这些年轻的武夫士人,就算懂得再多,又怎么会知道漕粮冬粮相关,莫说是他们,就连户部那些官吏,又何尝弄懂了。

  “崔公公,再过一个月,运河在北直隶和山东北边的河段就要封冻了,清江浦这里南面北边堵了这么多的船,急就章的事情恐怕也是来不及,京师的冬粮储备,还是不要指望漕粮北运了。”赵进沉声说道,崔文升闷闷的点点头。

  “不过崔公公,京师冬粮也不是没办法的,这漕粮北运从古至今,到现在恐怕已经不是为了京城吃用,而是为了漕运相关的人生发,要说断河之后,京城就无粮可吃那就是个笑话,北直隶各府县如今的出产也是不少,顺天、保定和真定三府的出产难道就少了,难道不能供应京城吗?”

  赵进淡然叙述,崔文升却是愣住,迟疑半晌才缓缓点头,北直隶区域自金和蒙元时候就已经得到充分开发,而成祖朱棣定都京城之后,北直隶更是成为天下核心,开垦耕作,田地利用的很充分。

  不过北直隶各府的庄园,大都是京城勋贵的私产,一代代皇家外戚勋贵置办田宅,往往都是在北直隶各府选择,而内廷大挡们的生发聚敛,往往也是在这一带区域。

  因为这靠山背景,自然不会有什么苛捐杂税,也摊不上辽饷这种混账事,佃户壮丁勉强能吃饱于活,也不会因为破产大量逃亡,耕地的牛马大牲口,也不会被强征或者典卖,人力畜力充足,又这么一代代的稳定传承,北直隶的田地出产远比北方其他几省要高很多,而且因为没有税赋的负担,积储也是充分的很。

  “这些粮食哪是那么容易动的,不要说是魏公公,就连万岁爷也是动不得的。”点头之后,崔文升却是苦笑了一句。

  这庄园利益牵扯到勋贵极多,内廷大挡也是不少,这都是和皇家大内特别近的关系,军功勋贵已经衰败了快有二百年,如今的勋贵都是皇家的姻亲,不是皇帝的妻族就是母族,如何能动得。

  听到崔文升的苦笑,赵进神色不动,坐在他身边的陈旱等人彼此交换眼神,脸上却都有些不屑,注意到这些的崔太监情不自禁的有了点惭愧。

  赵进笑了笑,悠然说道:“若是到十万火急的关头,该动也是要动的。”

  崔文升长叹了口气,却不接话了,

  请收藏:https://m.9jxs.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